close

  寇軍侯
  近些年來,國內有不少教育文化機構紛紛花費巨大精力申請更改自己的名稱,如將專科學校改成學院,將學院改成大學等。這種“改名熱”現象的背後,暗藏著不少的玄機。
  這些教育文化機構紛紛改名的動力,首先來自於事業壯大或發展的實際需要,必須突破體制限制或尋求體制支持。比如,一些專科學校只有改名為學院,才具備招收本科生的資格。就此而言,這些機構的改名,與其說是與爭搶名稱本身有關,毋寧說是與機構升級有關,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則是國家將教育文化機構的名稱分了等級,並予以不同的支持政策所致。
  但是,有些教育文化機構的改名,則是純粹為了爭個響亮大氣的名稱,以博取更多的關註和支持。比如,按照有關規定,大學至少要擁有3個以上主要學科、全日制在校生規模達8000人以上,學院則至少要擁有1個以上主要學科和5000人以上全日制在校生規模。然而,這並不等於說,學院只要具備了大學的資格,就必須把名稱改為大學。
  從文化傳統上來看,中國是個非常重視名分的國家,既主張“名正言順”,又要求“名實相副”,更強調“循名責實”,
  實事求是。從“循名責實”的角度看,“改名熱”的最大問題在於,不少教育文化機構往往為了升級或爭名而改名,甚至為此耗費財力物力、組織專門人馬做公關,但在提升教學科研質量和服務社會水平方面則著力較少,或者即使改了名稱,也未發生明顯變化,“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相比之下,在一些西方主要國家,社會上並不重視教育文化機構的名稱。比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業研究所,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事務皇家研究所,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國際問題研究所等,無不以學院或研究所命名,但又都無不聞名世界。究其原因,就在於政府從未對教育文化機構在名稱上劃分等級,使各機構得以在保持現有名稱長期不變的基礎上,一心一意做好做強教學科研工作。
  事實上,一個教育文化機構若能保持名稱長期不變,非常有利於培育自身傳統,持續打造成知名品牌。近些年來,中國有些教育文化機構,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學院,雖然改成了“高大上”的大學之名,但卻往往讓那些熟悉其老名稱的人感到十分的陌生與疏離。
  因此,教育文化機構的“改名經濟學”,實際上未必就那麼“經濟”,未必能帶來那麼多的收益。一些名稱,若非不得已,能延續就延續,能不改就不改,或許更有利於它將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的水平與質量上來,真正地做到“實至名歸”。
  更重要的是,教育文化機構不是衙門,國家不能對其名稱進行等級上的劃分,甚至不能將機構本身等級化、行政化。惟其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診治教育文化機構的“改名熱”。▲
  (作者是山東文化學者)
(編輯:SN0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h02ahvmd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